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

《阿凡達》

經過屯門《凱都戲院》,發現《阿凡達》票價只是$80,比其他戲院便宜,星期二與家人看了三點場。約160分鐘的故事,情節緊湊,3D特效精采,雖然是一貫科幻片內容,卻充滿戲味,看得投入,戴兩幅眼鏡兩個多小時也不覺辛苦。


 Picture
電影以3D特效為最大賣點,自己對特效一竅不通,只覺《阿凡達》的特效非常自然,看得舒服,感覺與映像很親近,像置身其中,跟主角一同經歴故事。自己不懂寫影評,只想記錄對故事的體會。

場景色澤對比分「忠奸」

電影有兩個主要場景,一是人類在潘朵拉(PANDORA)星球建立的軍事基地,色澤灰暗,先進的科學儀器與武裝設備,充分表現侵略者的霸道與橫蠻。一是潘朵拉「原居者」納美(NA VI)部落的原始森林,顏色七彩繽紛,卻柔和順眼,彰顯大自然的和諧。導演刻意用色澤做對比,劃分故事的「忠奸」,鮮明對立,絕不含糊。
Picture

『阿凡達』本身的存在意義

AVATAR,源自梵文,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,可理解為「化身」。印度教教義裡,AVATAR是『毗濕奴(VISHNU) 』下凡化作人或獸形之總稱。傳說VISHNU有十個化身,九個已降臨凡間,最後一個會在世界末日降臨。

電影裡的阿凡達是地球人按照潘朵拉星球「原居者」NA VI體態而繁殖出來的「化身」,擔任「使者」角色,美其名是希望與NA VI族建立外交關係,實質是企圖進行文化侵略。科學家花盡心思「培養」阿凡達學英文、學文明,明顯是人類文明自大主義。

支持這項科學研究的龐大資金當然是别有所圖,略奪潘朵拉星球地底下的稀有罕貴「物質」是其最終目標。倘若阿凡達的外交策略成功,不公平貿易是必然惡果。假如阿凡達計劃失敗,隨之而來當然是暴力搶奪。阿凡達的存在,根本是地球人侵略前的文明安慰。
Picture

潘朵拉罕貴物質的重要價值

電影雖然沒有直接講述該物質的特殊用途,只提及價值連城, 一公斤 美金二千萬。NA VI族視為「聖樹」的地底正是蘊藏量最豐富之處。NA VI族透過辮子末端的神經能與「聖樹」溝通,「聖樹」種子有治病、起死回生與轉換思想的功能。

人類之所以不惜一切,在缺氧環境下作戰都要搶奪該物質,因為物質擁有控制生物思想的磁場。誰得到物質,代表誰得到控制生物思想的能力,到時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統治未來世界,是野心家不能抗禦的誘惑。
Picture

NA VI族與地球人的強烈對比

故事裡的軍隊統領向軍人訓話時,把NA VI族形容成比地獄使者更恐怖的野蠻生物,無疑以醜化對方來背書侵略戰爭的正義。此刻聯想起 奧巴馬的『戰爭正義論』,不禁會心微笑。NA VI族雖然以狩獵為生,卻對獵物抱有憐憫之心,懂得自我約束,與獵物共生共存。
Picture

主角Jake Sully駕御的阿凡達之所以被NA VI族接受,正是族長女兒內特麗(Neytiri)看見大量「聖樹」種子落在阿凡達身上,內特麗相信這是「聖樹」的選擇,族人同樣相信內特麗的觀察,接納阿凡達。而阿凡達的工作卻是「無間道」,NA VI族的純真最後感動他倒戈相向,故事得以大團圓結局。
Picture

逃不掉英雄主義

美國電影,尤其是戰爭與科幻故事,沒有英雄主義才奇怪。阿凡達最後為了向NA VI族表示幫助他們反抗地球人的決心,不顧危險試圖與象徵NA VI族英雄的紅色飛禽IKRAN進行身心合一(駕御),絕對顯示阿凡達的英雄主義,為正義而戰的新icon

電影最後長達20分鐘的人類與潘多拉星球「原居者」大戰場面,從天空打到陸地,酣暢淋漓,加上類似非洲土著雄渾磅礡的配樂,讓觀眾看得血脈賁張。當侵略軍將領最終倒地時,看倌恨不得拍手稱快。導演適時掌握觀眾鋤強扶弱的正義感,把劇情推至高峯,何嘗不是善用觀眾的英雄主義。
Picture
Picture

總結

《阿凡達》導演用簡潔的故事情節襯托卓越的3D特效,讓觀眾能輕鬆自在兼顧劇情與特效影像,達至雙重享受。導演透過影像表達對侵略戰爭的厭惡,向霸權主義提出強烈控訴,誠意可嘉。演員到位演技同樣為電影帶來驚喜,加分不少,讓《阿凡達》更有看頭。倘若你每年只進電影院一次,《阿凡達》應該是不錯的選擇,自己給85分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