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娛樂版頭條報導歌星傅穎與經理人公司鬧翻,公開互相指責,各不相讓,計劃對簿公堂。近年歌星與經理人關係破裂的消息時有所聞,爭執都無法私下解決。想起八、九十年代,少有這類新聞,印象中歌星與經理人關係良好,有如一家人。
最深印象的歌星經理人有陳淑芬與陳家瑛,前者曾擔任張國榮及梅艷芳兩位天皇巨星的經理人,關係非比尋常,不論歌星在世或離世,有情有義,比家人更親密,更要好。後者是陳百強、王菲與陳迹迅的經理人,對合作伙伴非常尊重,讓他們有寬闊的發揮空間,為他們遮風擋雨,儼如一位慈母。
相信兩名經理人同樣會有跟歌星爭執的時候,娛樂圈,是非地,金錢掛帥,歌星壓力大,情緒易波動,心情欠佳,難免向旁邊人發脾氣,經理人勢必首當其衝。不過,甚少會被報導,新聞照片裡都是高高興興的合照,暢談工作大計。
很多年前看過報導,介紹陳淑芬最厲害是在各類歌唱比賽發掘樂壇天皇巨星,結果論英雄(雌),確實如此,已故的張國榮與梅豔芳,健在的張學友同樣是出身歌唱比賽。慧眼識英雄(雌)是伯樂的基本條件。
幾年前,陳家瑛接受林燕妮訪問,表示她做經理人的特色是「一對一」,因此能專注全面照顧對方,自己同樣可家庭事業兩兼顧。她列出選擇歌星的三大條件:「不要嗓子不好的、不聰明的、沒個人風格的。」可見陳家瑛不是見錢開眼的人,沒水準的,請另聘高明。
反觀現今的經理人公司,多以市場口味來收納新人,用巨額宣傳費包裝歌星,密集式出席大小活動,制造人氣。完全忽略基本功,視「走音」與「發台瘟」為特色,是宣傳的另類手法。由於塑造新人花費龐大,歸本艱難,因此視新人如搖錢樹,能賺錢的機會,一個都不能少。惡性循環,新人歌藝無法提升,被市場厭棄。沒關係,自有下一位出場,取而代之,經理人繼續發財。
近年,唱片公司紛紛推出各類精選CD,前輩歌手相繼開演唱會,銷情同樣令市場人士滿意。換個角度,這種現象正好引證樂迷(尤其中年樂迷)對香港當今樂壇的失望,情願聽舊歌,不會降低要求接受時下歌星的水平。經理人公司及歌星與其吵吵鬧鬧窩裡反,不如努力解決當下樂壇的問題吧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