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7日星期四

《心經》逐句拆解(上篇)

惟倫師姐送的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裡有逐句拆解篇章,對阿貓這個初學佛者有莫大幫助,為了加深記憶,計劃做點筆記。因篇幅過長,分上、下篇貼上來,公諸同好。

觀自在菩薩

402年,鳩摩羅什的《心經》繙譯本稱為「觀世音」,強調菩蕯能聞聲救苦,解救眾生。「觀自在」,出自唐玄奘的繙譯本,強調菩薩能自利、利他,得到大自在。

「菩薩」,是菩提薩士埵(Bodhisattva)的梵語音譯簡稱。菩提,是「真理的覺悟」或「完美智慧的覺醒」的意思。能修成菩提,是學佛者的終極理想。

蕯埵,是有情眾生之意。菩提薩埵,是致力於讓一切有情眾生得以覺悟,能做到的,則為佛陀。因此,菩薩是自覺、覺他的進行式,佛陀則是完成式。

《心經》中的觀自在菩薩,可以是泛指般若智慧已到達自在境界的任何菩薩。人若然以菩提心修行(自利),以慈悲心廣度眾生(利他),就是自在。一個能自在的人,一定有真正的般若智慧,把自己的佛性觀照出來,如此便能到達解脫的彼岸。

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

「行」,修行。「般若」,是指通達真理的無上妙智慧。「深」,般若智慧有深淺不同層次,「淺般若」是依據凡人的推理判斷,了悟因果而生成的智慧。而「深般若」是超越文字語言,直觀宇宙真理的本體而生成的絕對智慧。

「盤若波羅蜜多」,是指般若有如船隻,能將眾生從生死的此岸,度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彼岸。只要透過六波羅蜜多: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六種修行階段,便有機會到達彼岸。

照見五蘊皆空

「照見」,得到般若智,便能觀察宇宙人生的真理,而領悟其空性。

蘊,則積聚。「五蘊」,則色(有形物質)、受(肉體的生理感覺)、想(對事物的概念)、行(由意念引發的行為)、識(對現象進行分別、判斷與結論)蘊,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。色蘊是指一切物質的有形現象,其他四蘊都是無形的精神層面。

既然五蘊是因緣和合而存在,所以是空的。能明白(照見)五蘊空的本質,因此不會再執著。

度一切苦厄

「苦」是苦痛,「厄」是困難,兩者都是因執著五蘊而來。眾生苦痛,分內、外兩個層面,前者是自己身心的苦,後者是外在環境引起的苦。

佛陀闡述苦諦共有八苦,生、老、病、死屬於身心的苦;愛別離(與喜愛的人分離)、怨憎會(與討厭的人會面)、求不得(無法滿足慾望渴求)、五陰盛(五陰,則五蘊,色受想行識旺盛,遮蔽本性)苦是由外在環境引起的痛苦。

「厄」,可隱喻為「貪」、「瞋」、「癡」三毒。痛苦的根源從慾望而來,只要不執著,明白身體是因緣和合的皮囊,用般若智慧照見我空,便能離苦。

舍利子

舍利子,梵語Sariputra,是音譯Sari(舍利)與意譯Putra(孩子)合併繙譯而成。「舍利」是舍利子母親的名字,古印度有一種水鳥名叫舍利,眼力銳利,舍利因有好眼力,故而得名,她所生的孩子便叫舍利子。

舍利子,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首,號稱智慧第一,對佛法有甚深體悟,且擅說佛法,是比丘們的良師和模範。一般佛陀講說的經典都會安排一個弟子擔當聆聽或對談的角色,《心經》便是舍利子。

色不異空  空不異色

「空」,並非單指空無一物,而是指一切事物的現象。一切事物的本質是短暫的、不真實的、不穩定的、無常的,而且因條件而存在,並無自我,也無自性,各隨因緣,並無實體。

與「空」對應的是「色」。色是指具體形象的事的,或是一切有形相、佔有空間的物質,分有內色(自身的五根(眼耳鼻舌身))、外色(外在的五境(色聲香味觸))、顯色(常見的各種顏色)、表色(有情眾生肉身的各種動作)、形色(物體的形狀)五種。

「不異」,無差別之意。常人因執著於相(色),錯以為一切境相都是實有,於是貪得無厭,產生煩惱。所以一切色相都是虛幻不實的,就如眼睛可見的繁榮景象,隨時在一秒之間瓦解消失,不必執著。

色即是空  空即是色

以「水」與「水波」為例,水如同「空」,水波如同「色」。當水因風吹而生起水波,水波因有水和風而形成,即「空即是色」。當水波因風靜而止息,回歸於水,則「色即是空」。因此,無論是五蘊或五蘊構成的人身,終究都會瓦解消失。說明「空」不能離開五蘊,五蘊本身就是空。

受想行識,亦復如是

當色蘊(物質虛幻)一空(消失),跟著心理層面的四蘊(受想行識)也都空了。

以眼睛看到外境為例,眼睛看見的外境(色蘊)是空的,因看見而產生的苦、樂、不苦不樂感受(受蘊)將也是空的;因看見而形成的概念(想蘊),以及集中注意力觀察(行蘊),跟著作出分別判斷(識蘊),也都是空的。

舍利子  是諸法空相  不生不滅  不垢不淨  不增不減

「諸法」,指宇宙萬物。上下四方是「宇」,代表空間;古往今來是「宙」,代表時間。諸法本來面目是空相,如生與死本是空相,在迷惑時卻會感覺其存在,若以般若智慧來觀看,生與死其實是空的。

「不生不滅」。生,則誕生;滅,則消失。以金杯作比喻,用金造一個金杯,一個新物件因而誕生。若把金杯熔掉,金杯就會消失。金杯本體是金,金不會因金杯的生滅而生滅,所謂生滅,只是眾生的妄見,就如金杯的生滅。

「不垢不淨」。垢,則骯髒;淨,則潔淨。以太陽作比喻,烏雲密布時,太陽看似蒙上一層污穢,實情是太陽沒有垢淨之分,只是眾生對現象存有分別心。

「不增不滅」。以月亮作比喻,月亮表面看來有陰晴月缺之別,實質只是星球運轉所造成的視覺外象而己。

是故空中無色  無受想行識

這兩句是回應上句的諸法空相,因此所謂色(有形物質)、受(感覺)、想(概念)、行(意志)、識(辨別)本質也是空相,不用執著,沒必要害怕與逃避。

《心經》來到這兩句開始出現「無」字,全篇共21個,是《心經》出現最多的字,可見「空」與「無」的緊密關係。

無眼耳鼻舌身意  無色聲香味觸法
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意合稱「六根」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合稱「六塵」。「六根」和「六塵」合稱「十二處」。「處」有生長、生起的意思,指一切精神活動依各「根」而生各「塵」。無六根代表身空,無六塵則是境空。

「六根」生「六塵」,眼→→色(物貨的顏色、形狀),耳→→聲,鼻→→香(各種氣味),舌→→味,身→→觸(身體感覺),意→→法(心有所緣的種種境界,包括用來記憶、分析、思想的文字與符號)

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

佛家認為一切世間現象,可歸納為十八個構成要素,稱為「十八界」,包括「六根」、「六塵」,與兩者產生的「六識(心理活動)」。

「六根」產生六種感官認識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界),「六塵」產生六種認識對象(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界),「六識」產生六種認識作用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界)。

以賞花為例,人透過眼睛(眼根)看到美麗花朵(色塵)而發出讚嘆,皆因心中對花的色彩、形狀的認識(眼識),使內心產生美好感覺。


***延讀文章:

2 則留言:

  1. 解得真不錯呢~~
    我最大問題﹐是心知其空﹐但放不下。
    我時常講﹐我就似matrix入面有個角色﹐明知塊牛肉只不過係matrix模擬出來的﹐但又又好享受食牛肉的味道(笑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Re 文少:沒關係,每人都能成佛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