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核輻射計算法】:核輻射的單位是「西弗( Sv)」,定義是每千克人體組織吸收1焦耳為1西弗。由於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,因此通常使用毫希(1 SV = 1000毫希 mSV)、微希(1毫希 =1000 微希)。{人體受害 = 輻射強度 × 時間}
{單位中譯多元化,港媒愛用「毫希、微希」,香港天文台用「毫戈瑞、微戈瑞」,內地與台灣亦不同,譯法不同,容量相同,以Sv、mSv為準}
所謂「50微希 / 每小時」,是指在輻射中暴露 1 小時,放射輻射50微希。根據國際標準,核電廠工人每年不能接受超過 20 毫希(20000微希,相當於連照20次X光)的核輻射。
對不接觸輻射性工作的人來說,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(空氣中的氡輻射)為1000~2000微希。一次少於100微希的輻射,對人體無影響。
一個孕婦每年只能額外接受 2 毫希(2000微希)輻射。
遭受 2 毫希(2000微希),患癌症或遺傳病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(不一定有)。
遭受150~450毫希(150000~450000微希)輻射,會掉頭發,血液發生嚴重病變,一些人在2至6周內死亡。
遭受1000毫希(1000000微希)輻射,會出現白內障致盲。
遭受4000毫希會致死。
受到核輻射後身體會有什麼症狀?
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、皮膚傷口及消化道進入體內,引起內輻射,y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,使人受到外照射傷害。
短時間內大劑量輻射引起的放射性損傷,稱急性放射病,急性初期症狀主要有噁心、嘔吐、疲勞、發熱與腹瀉。
較長時間超過允許劑量的輻射損傷,稱慢性放射病,主要引發造血功能障礙、內臟出血、組織壞死、感染及惡性病變等,還會增加癌症、畸變、遺傳性病變發生率。早期症狀有疲勞、頭昏、失眠、皮膚發紅、潰瘍、出血、脫髮、白血病、嘔吐、腹瀉等。
外照射損傷,局部出現紅斑、水腫、乾性和濕性脫皮、起水泡、疼痛、壞死、壞疽或脫髮等症狀。局部皮膚損傷通常持續幾周到幾個月,嚴重者常規方法難以治癒。不過,外照射損傷多見於核電站工作人員。
體內污染引起的內照射損傷,一般沒有明顯的早期症狀, 除非攝入量很高,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。
延讀文章: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