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漫畫主要描繪作者與兒子的生活小事,最初發行於1934年12月,持續3年,深得讀者歡迎。卜勞恩同樣喜歡創作政治漫畫,納粹掌權後,作品馬上被禁止發表。1944年3月他被鄰居告發,指控干犯“反國家言論罪”而遭逮捕。不久,在納粹臭名昭著的“人民法庭”判處他死刑前夕,卜勞恩以自殺對抗極權的殘暴。
以前是用孩子角度看《父與子》,覺得這個父親很可愛。現在以成人角度看,轉過來愛上這個純真聰慧的兒子,並且反省自己有否犯上這個父親的毛病。《父與子》,不單是適合孩子看的漫畫,成人更應該看,從中學習如何身教孩子。
《父與子》,是從祖父書架上找來的書。回到香港,父親書架上同樣有一本,原來《父與子》是阿貓三代也喜歡的書,看來要繼承下去,第四代、第五代…,歷久常新。
《父與子》,畫風十分簡樸,五至八格一故事,非常生活化。大部分故事,你我他都經歷過,沒有時空限制,是漫畫得以流行至今的最大原因。漫畫裡,每個故事都充滿幽默感,意念並不尖銳,溫婉地諷刺世情,卻不失批判強度。
漫畫明示父與子要關係良好,接觸是唯一的方法,每天抽點時間與孩子相處,身教孩子,讓孩子學習生活。漫畫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,人物樣式亦不標緻,對新一代漫畫迷並不吸引。不過,簡單才是美,是現代社會需要反省的議題,純粹的《父與子》或許能給你答案。





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